小時候,母親一邊在灶臺旁“呼呼”拉著風(fēng)箱,一邊把一本厚厚的小說《青春之歌》擱在膝蓋上,細(xì)細(xì)翻看。夜晚,在入睡前,她也總是在昏暗的油燈下,品味著小說里主人公林道靜的風(fēng)雨人生,或莞爾抒懷,或淚濕沾巾,不知不覺便到天明。幾十年來,父親在外地工作,是案頭不時更換的幾本書陪伴著母親和幼小的我們度過了漫漫長夜。書是由父親隔些時日從外地寄回來的,每打開一本新書母親便會深吸一口氣,那是書里墨香的味道,大概也有遠(yuǎn)在千里之外父親的味道吧。
母親是地地道道的城里人,嫁給父親后,便猶如一棵樹牢牢扎根在農(nóng)村的土地上。幾年下來,她和村里土生土長的農(nóng)婦一樣,鋤耙耬種樣樣拿手。偶爾,一群婦女坐在如蓋的綠蔭下和一群老爺們兒葷話連篇、放肆大笑時,見著母親定要打個文明的招呼。男人們說:“這幫瘋婆子在讀書人面前也能斯文起來?”女人們則說:“一盆清清的水,誰好意思在里面扔點臟東西?”母親的存在猶如夏日滿池碧水里開著的一朵蓮花,清新脫俗,總是吸引著別人的目光。
母親是村里數(shù)得著的識文斷字的人。那時,經(jīng)常有人找她代寫書信。不管多忙,這樣的差事母親從不推卻。寫完后,她必定在人家面前認(rèn)真誦讀一遍,對方總是說:“就這個意思,你寫得真好!贝藭r,母親必定不好意思起來,臉龐瞬時緋紅。
母親看過的書,我大都看過。年齡漸長,我慢慢懂得母親的不易,也更加體會到書籍對于一個人精神世界的重要性。假如沒有那一本本書籍的陪伴,年輕的母親帶著無知懵懂的我們,寂寞必定會像重山壓頂,何處尋得一絲亮光?在物質(zhì)條件匱乏的年代,如果沒有那一本本書籍的陪伴,困難必定會像颶風(fēng)襲來。好在母親有讀書的愛好,好在一本本或薄或厚的書都曾給過她難得的快樂和無畏的勇氣,好在母親將她的這種愛好完完全全地“遺傳”給了我。
記得我8歲那年冬天,爺爺躺在炕上,半閉著眼養(yǎng)玻我和弟弟坐在炕沿上講故事。我們東拉西扯,說得有鼻子有眼,直把爺爺說得哈哈大笑,他的病似乎也好了一半,直夸我倆的故事編得好。其實,我和弟弟講的正是母親買回來的《西游記》里的故事。
上中學(xué)的時候,我變成了“書蟲”,日日游弋在學(xué)校的圖書室,品陶淵明的詩,看老舍的小說。兩畝薄田終是夢中所求,歲月靜好、四世同堂實為現(xiàn)世所有。如今,數(shù)十年書山覓徑,柳暗花明,書籍終成我心中“圣品”。
晨起,我倚著床頭,不急著起來。雙手托著一本書,睡意漸退,等著清醒徐來。
夜晚,我倚著床頭,不急著閉眼。雙手托起一本書,墨香悠悠,等著好夢又來。
供職于太原鐵路局原平車務(wù)段)
免責(zé)聲明:本網(wǎng)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本站觀點。所轉(zhuǎn)載內(nèi)容之原創(chuàng)性、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。